一、指导思想坚持校院“38字奋斗目标”和“五大战略”,本着“服务校院发展、服务学科建设、服务教学品牌、服务梯队建设”的原则,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接轨世界,促进学科研究上水平、人才培养上层次、教学质量上精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统筹学科建设与重点聚焦研究方向建设的关系,统筹教学、科研与决策咨询之间互联互动的关系,统筹研究生教育与干部培训的关系,统筹个体研究与团队合作的关系,统筹相关门类学科的关系,促进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本重点学科建设坚持“目标集中,重点突破”。学科建设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铺摊布点”上,而是要选择有限目标,集中优质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在形成行政学院学科特色、增强学科优势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坚持“战略思维,整体部署”。做到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相结合,学科建设与聚焦领域建设相结合,学科建设与人才梯队建设相结合。坚持“资源优化配置,学科交叉融合”。在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紧紧依靠科研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按学科发展定位,跨部门、跨学科对校院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加强相关、相近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和学科建设平台。 二、现状分析(一)现有基础和水平1.师资队伍 本学科团队实力较雄厚,依托我校公共管理教研部、社会学教研部、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汇聚了来自多个学科领域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不断优化、力量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升的教研队伍。团队成员已经在多个重要项目上合作开展研究,协同推进公共管理知识的创新与传播,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本学科团队共有教授9名,副教授22名,讲师10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7名,博士在读的7名。师资队伍具有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社会学、法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背景,有利于开展跨学科研究。本学科无论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还是知识结构都较为合理。 2.教学科研 在教学方面,承担了党校、行政学院各类班次的教学任务,主要有:(1)承担各类主体班次有关专题和课程的教学任务。(2)承担政府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3)参与我校和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合作举办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班的教学。(4)承担学校培训处的教学任务。(5)承担全市机关公务员任职培训、初任培训、更新知识培训等各类公务员培训任务,以及军转干部的培训。 近年来在教学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优化公务员培训课程体系,强化品牌班次的打造。以提高公务员素质和行政能力为核心,以公仆意识、政府管理、依法行政、领导能力作为教学培训的重点,进一步优化公务员培训课程体系,强化品牌班次的打造。二是创新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积极借鉴现代培训新理念、新方法,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组建了领导决策力、领导执行力、应急管理和媒体沟通、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公共政策风险评估、领导力开发、社会管理创新等教学项目组,进一步发挥教研部团队的整体合力。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加大案例教学和参与式教学力度,结合学校海华大厦应急管理和媒体沟通两个新的实训室的建设,加强软件建设,开发了突击采访等新的培训模块,扩充了应急管理和媒体沟通案例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目前已经又完成了领导心理实训室的建设,并投入到学校各类主体班次的培训中。三是不断拓展新的教学班次。举办了“突发事件处置与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信访工作与社会稳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社区建设与管理”、“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社区治理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公开选拔技术与方法”等专题研修班。并在学校教务处等部门的安排下,举办了两期上海市局级领导干部自主选学班。采用项目组形式,实现跨教研部合作,并与中央和上海政府有关部门、高校和电视台合作,运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应急管理和媒体沟通实训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良好。四是积极探索教研咨一体化运行模式。将国家课题和学校战略聚焦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专题,开设了“上海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体制创新”、“服务政府建设与非政府组织管理”、“上海政府绩效评估现状与发展”、“上海社区建设与管理创新”、“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管理”、“上海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改革”等教学专题。开发了五里桥街道、五角场街道、嘉定镇街道、古美路街道等较为固定的研究型教学基地,实现授课内容与科研成果一体化、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一体化。 在科研方面,从2005到2012年,本学科团队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承担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省部级课题26项。出版公共管理学科的学术着作20部,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学术月刊》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反响,3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奖等各类省部级奖项18项,其中包含1项着作类一等奖和2项论文类一等奖。 3.人才培养 我校早在1985年就组建了行政管理方向的研究队伍,是国内较早开始从事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研究和教学的学术机构。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获得了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方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0年来培养了40多名行政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从2003年开始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合作,迄今为止联合培养了351名公共管理硕士;从1999年至今,同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培养了474名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2012年被国家教委授权自主设立政府管理二级学科(一级学科是公共管理)。此外,2004年—2010年,以我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师为主体,承担了全市公务员的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宪法与政府、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伦理、行政法学、组织行为学和公共经济学),即“8+X”的培训;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每年举办4期上海市公务员处级领导职务任职培训班,每年有约200名公务员领导干部在行政学院接受专门的公共管理知识培训。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公共管理教研部等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教研部设置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良好专业能力;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办公和研究工具;能够参与导师主持的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文献综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的能力;具备独立从事科研、教学、行政及社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在培养方式上,注重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公务员能力”提升的系列课程板块,如决策力、执行力、应急管理和媒体沟通板块;并以现代教学手段为支撑,充分运用参与式、互动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中角色扮演、公共决策听证;执行力板块中的结构化研讨、拓展训练、无领导小组讨论;应急管理板块中的现场模拟、桌面推演;媒体沟通板块中的情景模拟、新闻发布会等。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手段与公共管理的课程紧密相关,有助于提升公务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特色与优势联系本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同时与高校、社科院等相比较,本校公共管理学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1. 聚焦公共管理的本土特色与城区特点。除了强调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和“范式”研究并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理论与实践以外,党校和行政学院的学术团队更强调立足中国国情,构建具有中国背景、时代特征和国际视野的公共管理学体系;注重将公共管理的理论热点同中国的政治体制构架和现实国情以及大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结合起来,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概念、范畴和理论。特别是注重紧贴上海这一特大型、现代化城市的实际,以问题为引导,以实证为方法,以本土为支撑,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宗旨,以对策性研究为专长,表现出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注重研究公共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运用党校与市委组织部、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其他党政机关“天然”的紧密联系和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及时掌握上海等特大城市公共行政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最新动态。着力研究大城市政府职能定位与深化行体制改革、城市政府组织结构与大部门体制改革、政府管理方式创新与绩效管理、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城市政府行政执法体制、城市社会组织创新、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等现实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成果强调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3. 关注基层行政的运行规律。从中国基层社会的变迁和社会需求出发,研究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方案及实践路径;探讨社区层面基层行政的运行规律和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道路上的困境与出路,以及如何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问题,为公共管理的精细化、纵深化研究提供微观基础。 4. 注重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开发符合公共管理实际、有利于提高领导者公共管理能力的课程板块,并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支撑,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培养对象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对象提高本职工作管理水平、进而对提升中国公共管理的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5.具有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依托学校与上海及兄弟省市相关单位和部门签约建立的20多个教学基地,为领导干部培训和研究生教育提供稳定的现场教学与实践场所,提升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应用性。 (三)问题与不足尽管我校公共管理学科有不少特色与优势,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1.教研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公共管理学科整体师资队伍虽然在年龄结构上呈现一定的梯次性,且近年来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不断增加,但与国内其他高校和社科院相比,师资上存在正高职称少,副高、中初级职称多,资深教师少、青年教师多等问题。队伍建设属于跨部门整合,统筹兼顾、整体合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隔阂和壁垒。 2.整体教研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学科师资队伍的教研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教学较强,但科研较弱;有的教师科研较强,但教学较弱;教学、科研、咨询全面发展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较少,科研精品不多。 3.学术研究缺乏对国际国内学术前沿的持续跟踪。虽然过去对这方面不足有所认识,但由于教学任务较重、各种临时性任务较多,跟踪学术前沿未能做到持之以恒。同时,在学术研究中,尚未做到将学术信息分享、学术成果相互评议制度化、常规化;研究方法也主要以理论概括和演绎为主,定量分析等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运用不够,这与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 4.教研咨一体化机制需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目前尚存在教学内容、研究课题、咨询项目相分离的现象,教师有时多线作战,疲于应付,难以打造精品。如何更好打通教学研究、学术研究和咨询研究三者之间的壁垒,形成有效的教研咨一体化机制需要加大力度。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一)发展思路立足于现有的研究优势和学术积淀,立足于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立足于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需要,在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特大城市的区域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利用好校内、校外两方面的资源和条件,聚焦大城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法治政府建设、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以及现代领导理论与实践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致力于打造政府管理改革创新的国内重点研究高地、公务员行政管理能力提升的高端培训基地、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园地。 在此过程中,建设和形成四个平台:一是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平台。通过学科发展,带动一批中年教师成为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和国内知名学者,带动一批青年教师成长为学科建设骨干和各自领域的专家。二是学术合作和交流的平台。依托现有学科格局以及项目团队,明确学科方向带头人,组织项目攻关和团队合作,将个体研究与集体聚焦结合起来,形成攻关合力。同时,通过学术研讨、课题合作、培训考察、联合办学等形式,加强与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界的联系、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追踪发达国家公共管理学科研究前沿,保持学科发展方向的敏感度和新鲜度。三是政策研究和咨询的平台。用好内脑和外脑,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结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战略布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证调查和研究,一方面提炼出基于中国现实和本土的、具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概括,另一方面为解决现实课题提供可行性操作方案和对策建议。四是高端研究成果的生产与发布平台。瞄准“五高”(高端课题、高端成果、高端奖项、高端咨询、高端交流)的发展方向,形成一批在国内公共管理学界有声音、有影响、有品牌的高端研究成果。 (二)目标任务1.围绕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科研战略,明确发展定位。 坚持走“特色鲜明、质量优先、内涵发展”的学科发展道路,着力提高公共管理学科的创新能力,发挥聚焦研究领域在学科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力争在大城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法治政府建设、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以及现代领导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获得一批具有原创性、国际水准的研究成果。 2.立足中国和上海的改革实践,总结政府管理改革的规律和经验。 探索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具体发展路径,探讨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取向,为中国和上海改革中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深入的分析和可行的政策建议,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话语体系,为保持学科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吸引高水平优秀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通过学校各类人才引进计划,在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上引进若干年富力强、有较高研究水准的学科高端人才和优秀博士毕业生,并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力争每个研究方向都能形成梯次分明、能力互补的合作团队。 4.继续推进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改进研究生培养机制。 结合学科特色和优势,根据公务员人才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增强素质和行政能力、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完善公务员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根本,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具有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掌握坚实的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改革实践、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5.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健全学科门类和设置。 力争在五年内成功申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学位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社会管理二级学科学位点。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展研究方向,如增设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公共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控制等研究方向,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既有理论性也有实践性,打造公共管理研究高地,应聚焦党校和行政学院的优势领域,突出现有特色。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一)大城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1、必要性和可行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上海作为中国沿海最大的开放城市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桥头堡,上海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不仅对上海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而且对全国其他大城市的政府管理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和示范作用。结合上海本土实际,开展大城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的研究,一方面能切合上海“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政府管理创新为重点,以决策、执行、监督为关键环节,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把上海建设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行政区之一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也能打通国际先进经验研究与本土实证探索,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较大价值和意义。 2、研究重点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重点将定位于中国大城市政府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该方向在全面把握国际公共管理和中国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将它们与中国城市政府的行政实践结合起来,侧重研究五个方面:一是中国城市政府管理体制与制度的历史演变、基本特征、功能定位、运行机制、未来发展、城市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城市与其他区域政府间关系等。二是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上海“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研究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职能科学体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等。三是针对上海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战略部署,研究如何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合作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提升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城乡均衡发展、广泛覆盖、便民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四是研究城市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政府如何通过公共政策影响城市发展的进程及模式;城市政府如何规范决策行为和方式,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重大公共政策的社会参与机制,以及公共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控制等。五是依托上海市城市公共安全培训中心,开展公共安全与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培训。包括国内外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预案的经验及培训、媒体沟通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研究特色上,本研究方向强调新颖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的统一:新颖性是指立足于上海的区位优势,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展示中国政府管理层次上和内容上的多样性;实践性是指重视实证分析和个案剖析,强调从复杂多样的城市政府管理实践中发现有益的理论资源;前瞻性是指顺应国际公共管理学从宏观走向中观、微观的趋势,从理论演绎走向实证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法治政府建设1、必要性和可行性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自2004年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提出以来,在决策、执行和监督方面,法治政府建设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在社会转型期政府法治化程度与法治政府建设的标准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为了解决发展、改革、稳定的诸多突出问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因此,该方向的研究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研究重点 本研究方向在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立足上海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践,剖析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的诸多体制、机制和制度性障碍,探索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措施以及制度性改进。着重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行政执法体制和方式改革。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原则,重点关注行政执法主体、自由裁量权行使、行政执法程序规则等问题,提高行政执法的合法性、有效性;二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重点研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尤其是深入研究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基本内涵,探讨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的基本途径。三是完善行政监督和问责制度研究,全面梳理行政监督和问责的制度现状与实践困境,研究问责官员复出、探索官员责任豁免等重大实践问题。 本学科方向的显着特色是实践性。立足研究者所在的区位优势,聚焦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践;注重典型案例的研究和实证分析,针对转型时期复杂多样的政府法治实践,研究法治政府建设操作层面的制度设计。在关注行政法学理论发展和创新的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为以善治为目标的地方政府依法治理提供决策咨询。 (三)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1、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我国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上海转型发展的步伐加速推进,社会分化与流动加速,社会多样性日益凸显,各类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新老矛盾叠加交织。实现社会稳定转型和经济持续发展,需要把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现代社会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和民生服务的政策水平。因此,加强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上海社会转型与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既具理论意义,更具实践价值。 2、研究重点 本研究方向注重适应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向,融合中国传统社会管理思想和国外社会管理理论资源,回应社会管理与民生服务的现实需要。在研究中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把握当前中国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侧重研究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社会管理与社区发展。依托上海特大型城市的区位优势,聚焦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与现代社会秩序建构的核心问题,在中国城市社会变迁的基本现实与治理理论的理想框架之间寻求弥合之道。根植城市社区治理的鲜活实践,发掘并整合基层创新的体制要素,在微观社区与宏观体制的勾连中寻求中观层面的解决方案,着力提高对策设计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强调本土理论模式的发掘和提炼;二是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植根本土环境,重点研究中国和上海社会组织建设及社会组织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在借鉴、吸收国外社会组织发展理论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注重探索本土社会组织的生成机理、生态体系、行为模式、价值理念和相应的理论建构。一方面针对社会组织的内在运作状况探究其结构完善与价值实现路径,一方面根据对社会组织的功能需求探究国家加强社会组织体系建设的政策和制度设计;三是社会政策与社会融合。社会政策的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面临的社会风险问题,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紧密对应。本方向跟踪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问题与国内外社会政策研究的理论前沿,侧重研究地方层面的社会政策实践及其在调节社会福利及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多元人群的社会融合等方面的功能,以服务于区域社会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具体而言,注重针对边缘、困难人群及城乡结合部等问题集中区域实施社会政策介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注重区域层面国民福利、社会环境及公共服务需求与社会政策效应的调查与评估研究;注重国家与地区层面的社会政策体系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比较研究。 在研究特色上,本研究方向强调宏观的视野与微观的实证相结合,既“顶天”又“立地”。“顶天”是指要站在古今中外的高度来看待研究问题,强调比较分析和科学论证。“立地”是指要接地气,这是本研究方向的鲜明特色,强调深入的社会调查,扎根基层,采用问卷、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开展研究,注重研究的实证性和应用性。 (四)现代领导理论与实践1、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战略机遇期,亟需大量优秀的领导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推进,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尤其是领导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现代领导理论与实践。本学科方向的设置,既符合社会科学学科杂交、综合研究、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又符合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还符合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特大型城市建设与管理实践的迫切需要。加强现代领导理论与实践学科方向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研究重点 本学科方向以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作为学科基础,走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研究途径。整个学科方向的研究框架为,一个平台三个重点,即以现代领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大平台,以领导人才选拔任用、领导心理诊断和辅导、领导力的培训和开发为研究重点。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是领导人才选拔任用研究。从心理学的视角,探索领导力测评的新技术,以及如何把这些测评技术应用于领导选拔任用的实际活动之中,从而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水平。从社会学的视角,探索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各种利益相关者,以及各种社会影响因素等问题,从而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规范化水平和公信力。从政治学和管理学的视角,探索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在国家治理之中的定位和角色功能,以及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管理流程,考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等问题,从而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化水平。二是领导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研究。探索适合领导干部群体的心理压力测评工具、心理健康测评工具,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诊断方法;了解领导干部的压力来源、心理压力状况、人格特点以及身心健康状况;完善领导干部的心理干预模式和策略,为干部心理调适实训课程的升级完善奠定科学基础。(3)领导力的培训与开发研究。探索领导力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基础、策略和方式方法;设计和开发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干部群体的领导力训练课程,从而服务于党校教学中心工作。 在研究特色上,本研究方向强调综合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综合性是指现代领导理论与实践在学科构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强调综合交叉,汲取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和教育系的多学科优势,为现代领导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方向提供交叉融合的优势与研究创新的来源;同时,着眼于国际领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前沿发展,立足于中国实际,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以展示领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综合交叉的特色,提升学科方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内容的丰富性。科学性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将理性思维和经验分析相结合,大胆假设、科学论证,以历史的、实践的、比较的视角开展现代领导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实践性是指重视实证分析和个案剖析,强调从中国实际、上海特色中,研究现代领导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实际,总结规律,发现、解决现实问题,服务于上海公共管理与领导力开发的实践,为政府的决策咨询提供研究支持。 五、具体措施(一)推行“首席专家”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学术研究团队在现有公共管理教研部、社会学教研部和现代人力资源测研究评中心三部门的基础上,实行横向矩阵管理体制,组建大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法治政府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以及现代领导理论与实践四大聚焦研究方向项目组,并指定项目组带头人,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每届任期5年,负责各自学科研究方向、领域和项目组的人员配备、人才引进、具体规划实施,以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同时,结合学科建设需要,在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上引进一批年富力强、有较高研究水准的学科带头人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并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力争每个研究方向都能形成梯次分明、能力互补的合作团队。具体举措:一是引进学科高端人才和优秀博士毕业生。在今后五年内,通过学校各类人才引进计划,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政策分析、法治政府建设、社会管理、领导科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上引进3—5名学科高端人才和10—12名优秀博士毕业生。二是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专业博士后、或选送到国内外作高级访问学者和参加学术交流,以及到上海实际部门挂职锻炼,着力培养45岁以下特别是40岁以下的具有正高职称的学科方向带头人或教研骨干,提升学科整体水平。三是聘请一批兼职教研人员。按照一定的比例,聘任一批校外高校、社科院知名学者和实际部门的领导,建设一支范围广、层次高、数量适当的客座教授(研究员)和兼职教师队伍。四是采取更加有力的激励措施。制定倾斜政策,提高学科方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学科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尤其是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和扶持力度,如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新进博士的带教制度,缩短博士研究生适应党校环境的周期和时间;对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实行教研咨一体化课题资助制度,即每年从科研经费中拨出专款,发布若干教研咨一体化课题,由学科内教师自由申报,竞争立项。 (二)完善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1.公务员人才培养。围绕党和国家事业以及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公务员人才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增强素质和行政能力、提高公共行政管理水平,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为目标,完善公务员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举措:一是以抓好机关处级领导职务公务员任职培训班为重点,继续强化品牌班的打造。按照学校实施教学品牌战略的要求,将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中央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最新精神贯彻于处级领导职务公务员任职培训班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教学专题和内容,同时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在系统研究公务员培训理念和培训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情景摸拟、案例教学、拓展训练等现代参与式教学方法,注重强化公务员的能力训练,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强化品牌班的打造。二是继续推进研究型教学,再造培训流程。公务员培训要增强针对性与有效性,强调培训中的问题意识,与实际相对接。推进研究型教学,用研究型教学方式来统领传统和现代各种培训方式。首先,在教学中形成“问题链”,教师按照发现问题、表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流程来推进教学;其次,在培训中更加注重互动、参与方法的引入,通过互动激发学员的共鸣,加深学员对理论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学员深层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再造培训流程,在推进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在整体上对培训流程进行再造,制定包括确定培训项目、建立培训标准、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计划、分析评估培训效果等程序的培训流程;最后,注重能力的提高,研究型教学在注重学员的素质与能力提高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能力训练,让学员在参与中感知与感悟,从而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三是以精品意识为引领促进公务员培训精品课程建设。以公共管理学科聚焦研究领域为依托,发挥教研部主体作用,建立精品课建设课题组,按照学校精品课标准,着力开发2-3门相对稳定的公务员培训精品课程,并争取打造1-2门全国党校和行政学院系统的精品课程。四是深化应急管理、媒体沟通、领导心理三个实训室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实训软件开发。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实训软件系统开发力度,拓展系统软件的新功能,继续开发新的突发事件处置模拟演练课件,力争做到“一预案、一课件、一演练”的目标,形成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课件体系。同时与市应急办、网宣办等部门合作,举办预案演练、舆情引导以及应急管理境外培训班等新的专题班,努力将上海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建设成为全上海应急管理工作的研究、培训基地,以适应城市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 2.研究生人才培养。根据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党政机关和企事业管理工作或从事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的培养目标,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具体举措:一是学习高校相关学科的先进培养经验。根据社会需求,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案例建设和教学应用,着重培养研究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严格把关导师的遴选和考评。从学识、培养能力、培养过程、培养效果等多方面完善考评机制;三是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的多媒体实训室等教学一线资源,创新培养方式和手段;四是切实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是学生知识学习和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和检验,完成学位论文也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对论文的基本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论文选题必须契合当代政府管理的实践,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要有新见解。论文应充分体现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分析工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切口小、角度新、分析深等要求。学位论文的撰写需经过开题报告、预答辩和双盲评审等环节;除了导师指导以外,教研部应成立导师组,根据研究方向和领域,对有关论文的选题、材料搜集、实证研究、撰写和答辩进行专项指导,以切实保证学位论文的高质量和高水平。五是广泛吸收与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充分利用和拓展现有的社会实践基地,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实习体验社会、积累经验、锻炼能力、汲取营养,尤其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团队意识、奉献和进取精神等,并为学生就业、择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学校与众多国内外学校的合作关系,定期安排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课程教学,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三)打通教研咨三个环节,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和水平教研咨一体化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学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具体举措:一是个人聚焦。根据教师个人的研究专长和学术积累,结合学科聚焦方向要求,每位教师都明确自身的聚焦领域和问题,力争五年内在聚焦研究方向内获得一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发表8-10篇权威或核心期刊论文,完成1-2篇决策咨询专报,申报1-2门新课。将聚焦研究方向的成果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综合评优的重要内容。二是课题引领。四大研究方向每年应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学术研究前沿,确定一项聚焦调研课题。通过集中调研、头脑风暴、学术座谈、外脑授课等方式,深化对该专题的研究与剖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和决策专报。在此基础上,根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特长,选定单人或多人合作开发新课,进入学校新课申报系统。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兴趣、专长在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各自的研究成果。学科建设经费要为每年聚焦课题的调研活动提供保证。三是调研支撑。学科研究方向教师可根据本人的研究重点每两年自由申报一个调研项目,提供具体的调研主题、内容、方式、保障、成果形式,项目组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由学科研究方向带头人考评调研成果。四是新课把关。对每年学科方向内申报的新课进行教研部内部评审和讨论,最后由学科方向带头人把关。新课评审的基本原则是“有研究、有成果”,即新课申报前,必须有一定的学术研究积累(如调研报告、核心刊物论文),并且进行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还应能够在授课的基础上形成专题咨询专报,引导教师形成教研咨一体化的思维定势和习惯。 (四)拓展合作交流方式,搭建学术沟通平台按照国际化、高端化和开放化的要求,建立与国内外高校相关学院和研究机构的长期学术交流和合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同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的对话、沟通、合作与交流,助推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具体举措:一是形成客座教授机制。每个聚焦方向都应围绕学科建设重点领域聘请2-3位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或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政府部门领导担任学科客座教授。客座教授承担一定的课题评审、专题授课以及专业指导的义务和工作。二是名家论坛机制。每年每个聚焦方向都要围绕学科建设规划邀请1-2名国内外学科名家前来党校、行政学院为领导干部、研究生或教师沙龙做主题演讲,形成制度化的名家论坛机制。学科建设经费保证论坛开展和进行,每次论坛后,由专人形成专项摘要和简报,在学科成员内部沟通交流。三是高端会议机制。每年每个聚焦方向都应围绕学科建设规划举办1-2次高层次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同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和政府工作人员与会讨论。在学术会议的基础上,形成会议综述、高端论文等成果。四是学术沙龙机制。每年每个聚焦方向都要围绕学科建设规划举办1次学术沙龙。每次学术沙龙要确定具体、明确和具有学术性的主题,并邀请至少一位校外专家参加沙龙讨论,并在沙龙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专门的综述、简报,可将学术沙龙机制和聚焦课题、教研咨课题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五是合作交流机制。每年每个聚焦方向都要围绕学科建设规划资助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对于高层次的重大会议主旨演讲、论文收录、论文摘要的教师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资金,保障学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今后五年期间,应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资金,以保障学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一是争取学校资金支持;二是争取国家、市社科规划和其他省部级课题等纵向课题经费支持;三是争取横向课题合作经费支持。 六、预期建设成效(一)学科团队 力争五年内在重点研究方向上引进3-5名学科领军人才,5-6名优秀博士毕业生,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50人左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职教研队伍。实现学科重点方向研究队伍的初步整合。学科带头人形成较大学术影响,每个重点学科方向形成3-5人的主要科研骨干,且具有一定的研究特色。 (二)干部培训 每个学科重点方向开发3-4门适用于学校主体班的新课或教学专题;同时以聚焦研究方向为依托,发挥团队作用,建立精品课建设课题组,按照学校精品课标准,着力开发2-3门校级精品课程,并争取打造1-2门全国党校和行政学院系统的精品课程。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积极承担各类主体班次有关专题的教学任务,尤其是每年继续办好4期上海市公务员处级领导职务任职培训班,培养200名左右公务员领导人才。此外,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大规模培训公务员的要求,拓展新的教学班次。 (三)研究课题 鼓励教师从公共管理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中提炼科研选题,力争五年内获得5-7项国家级课题立项、7-9项省部级课题立项、9-11项横向课题立项,课题按时完成率80%以上,优良率不低于60%。 (四)研究成果 要求教师积极关注学术前沿问题研究,在动态把握国际公共管理和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前沿的基础上,开展前瞻性研究和创造性研究,每年在本学科权威或核心期刊上人均发表两篇高质量论文,每个聚焦研究方向每年完成2篇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并争取多出科研精品。每个聚焦研究方向争取五年内出版2-4部引领学科前沿发展、在国内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度的学术专着和教材。力争五年内在上海市和全国党校系统优秀成果评审中获得三等以上奖励3项。 (五)学术交流 每年各学科重点方向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国内高端学术会议2-3次,资助教师参加学术会议5-8人次,同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研究6人次,邀请海内外学者来访2-4人次。 (六)研究生培养 夯实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争取每年有2篇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力争2篇学位论文进入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序列。力争成功申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社会管理二级学科学位点,力争获得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
|